8月12日至13日,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乌海市人民检察院成功举办两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竞赛分为业务笔试、策论写作、以案释法与业务答辩三个环节,全面考察选手的法律功底、实务技能及综合素养。来自两市两级检察机关的32名选手齐聚赛场,同台竞技。
一、业务笔试
赛程紧凑 实力比拼

8月12日,参赛选手们就迎来了一场“硬仗”——业务笔试。参赛选手围绕未检工作的核心职能和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特殊制度等检察实务,在9个小时内梳理事实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完成案件审查报告和检察建议书制作。这一环节不仅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法律专业知识储备,更对证据审查能力、案情研判水平以及系统性思维提出了极高要求,是一场高强度“业务拉练”。

争分夺秒判卷
二、策论写作
竞显理论与实务真“功底”

13日上午,进入策论写作环节。要求选手根据给定的材料,针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并在3小时内手写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策论文章。本环节既考察选手的理论和写作功底,也考验了选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分小分队确定答辩选手
三、以案释法与业务答辩
素质与心理的双重“考验”
13日下午,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前两个环节排名前10名的选手、乌海市检察机关前两个环节排名前3名的选手进入了以案释法与业务答辩环节。选手们通过10分钟备战,对抽取的题目进行限时回答相关问题,并对评委的提问现场作答。这一环节充分考察参赛选手的业务水平、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评委从法律适用、预防和治理、综合履职、临场表现等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分。
四、评审点评 以赛促学

来自自治区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妇联等相关单位的8位评委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严格考核评定。
自治区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乔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温都苏、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察科科长韩凤山对本次以案释法与业务答辩进行了点评。评委们认为,本次竞赛组织有序、内容丰富,既展现了扎实的法学功底,又体现出未检人特有的司法温度,同时,也要正视答辩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不断突破和提升自己,为巴彦淖尔市、乌海市的未检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五、荣耀时刻
表彰总结 再启新程

自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各位选手刻苦备战、锐意进取,充分展示未检队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两天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单项奖和组织奖。
荣誉榜
第四届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5名)
乌海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能手(2名)
第四届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优秀办案奖(2名)
第四届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优秀策论奖(2名)
第四届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优秀答辩奖(2名)
第四届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优秀组织奖(2名)
六、砺能笃行 奋楫扬帆

本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文博向表现优异的选手们表示祝贺,并强调: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未检业务竞赛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关乎国家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未检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充分明确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清醒认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采取多种方式,尽快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以赛促学,全面提升未检队伍专业水平
此次竞赛,我们聚焦综合履职适用、性侵案件办理、家庭教育指导等未检特色业务,展现法律功底与实务能力,赛出了专业水平;通过以案释法及业务答辩环节,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六大保护”融通发力的司法理念,赛出了未检温度;同时,在涉未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领域提出前瞻性思考,必将对未检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强化担当,推动未检工作高质高效发展
全市未检工作人员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全面梳理工作思路,着力补齐短板和不足,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要做司法温度的传递者,牢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要做融合履职的践行者,深化“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加强与社会力量协作,构建未检社会化支持体系;要做社会治理的创新者,持续擦亮“鸿雁未检”品牌,针对电竞酒店、网约房、密室逃脱等新业态监管盲区,积极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等方式,助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