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 页    机构设置    检察动态    检务公开    队伍建设    图片新闻    检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吉亚辉:姑苏古城“公益守望者”
时间:2025-07-31  作者:  新闻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2024年4月,吉亚辉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接待“中华老字号”元大昌负责人,深入了解该企业在商标保护、非遗制作技艺传承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晨曦中,他俯身查看古城墙的砖石裂缝;烈日下,他与文保专家探讨文物修缮方案;暮色里,他向居民讲解文物保护法规……在苏州古城阡陌纵横的街巷间,活跃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吉亚辉的身影。这名被同事们亲切称为“小辉哥”的检察官,鼻梁上架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温润谦和的外表下,藏着守护千年文脉的赤子之心。

从检13年来,吉亚辉扎根检察公益诉讼办案一线,共办理过公益诉讼案件600余件,其中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事例2件、省级典型案例4件,个人则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标兵、江苏省检察机关“守正有为检察人”、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十年磨一剑,当好守城“卫士”

“同学们知道吗?我们触摸的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2500多年的历史记忆。”今年暑假,苏州城墙博物馆内,一场为中小学生举办的普法活动开启。活动主讲人正是与古城墙有着很深渊源的吉亚辉,而他的守城故事要从10年前说起。

2014年8月,苏州市阊门西侧古城墙由于内部结构老化出现坍塌。根据2003年出台的《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检察机关有权督促推动文物部门、属地街道办事处加强城墙日常管理维护。“有10米左右的城墙墙体坍塌,城墙底部的砖石裸露在外。”现场勘查后,吉亚辉第一时间召集住建、文保、属地街道等部门会商。然而,谁来负责修复城墙的问题让工作陷入僵局。

为推进问题解决,吉亚辉与同事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大家接连发现盘门瓮城、胥门段城墙等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有的被植物根系撑裂了墙体,有的周围堆满垃圾,有的存在周边居民私自取砖取土、违章搭建等问题。事不宜迟,白天,吉亚辉与同事奔波在辖区内8大古城墙现场、穿梭在10余个职能部门之间,深入走访古城墙附近100余户居民,将城墙坍塌事件背后隐藏的各类因素翻了个底朝天;夜晚,吉亚辉撰写《阊门城墙坍塌事件调查报告》,直指三大症结:责任主体不明晰、监管不到位、保障机制未形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11月,苏州市政府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决定由街道牵头组织抢救,修复坍塌的城墙,并由苏州市财政拨款30万元,用于消除辖区内其他古城墙的安全隐患。

看到古城墙保护工作有了新进展,吉亚辉没有松一口气,因为他深知,临时修复治标不治本。2015年至2018年,吉亚辉先后撰写《全市古城墙保护工作中存在三大瓶颈制约》《基层反映苏州古城墙保护现状堪忧亟待重视》等调研报告,联合12名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呼吁立法。

2018年3月,《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检察机关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法治前进。”回忆起条例颁布时的场景,吉亚辉仍难掩激动。

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条例施行后的两年里,吉亚辉与同事陆续开展了“条例解读”“古城墙保护回头看”等活动,并针对条例落实完善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通过建立专门机构、落实专项基金、纳入网格化管理等方式,督促保障条例落实。

城墙“解困”了,吉亚辉的“守城”之路却没有中断。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古城墙保护这项事业中。2024年5月,在吉亚辉推动建议下,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在苏州城墙博物馆正式启用。目前,该基地已接待参观者超1万人次。

“检察机关10年来的坚守,为苏州古城墙保护筑起了强有力的防线。”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吴静在参观完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后评价道。

终身学习,努力成为“百宝箱”

“他就像一个百宝箱,箱子里有很多货!”同事们一提起吉亚辉,就对他丰富的知识储备赞誉有加。

近年来,随着检察公益诉讼领域不断拓展,“本领恐慌”促使吉亚辉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山川湖海、柴米油盐都纳入了检察公益诉讼领域,这是对我们专业性的巨大考验。”在2021年1月办理的横塘驿站胥江小岛保护案中,他系统学习水质、土壤等快检的知识,对于无人机等专业设备的使用、数据分析、操作流程熟稔于心,并通过航拍取证、水质检测、VR复刻等技术手段固定水质污染证据,有效推动恢复大运河沿线风貌。

2021年5月,吉亚辉凭借他在实战中积累的过硬本领,获得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标兵”称号。

2024年,一起非遗宋锦被侵权案件让吉亚辉面临新挑战。面对非遗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数量多、侵权主体分散、侵权行为认定复杂等问题,吉亚辉带领团队从头学起,根据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详细研究被侵权企业主体资格、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认定材料,三赴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取经”,最终成功引导被侵权企业收集证据,依法支持起诉。今年5月,该案由苏州市集中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吴江区法院开庭审理,判处侵权公司赔偿损失10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吉亚辉的办公室一角有个书架,里面摆满了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医药卫生、文化遗产等各类书籍。“每办一个新类型案件,就要添置一批新书。”吉亚辉笑着说,“守护公共利益需要终身学习,这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的必修课。”

创新“整活”,大数据赋能“铁脚板”

“脑子活络,金点子多。”这是姑苏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朱锡轶对吉亚辉的评价。

2015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开展试点工作,吉亚辉成为首批“吃螃蟹”的公益诉讼检察官,线索发掘难成为他面临的第一关。

“线索不是等出来的,是找出来的。”看着电脑前苦恼的吉亚辉,师傅李雁建议他骑自行车到古城街头巷尾转一转。这一方法果然奏效。有一次,吉亚辉路过古城区临顿河旁,发现河水浑浊不堪,河面被抬高近2米。在6次调查取证和10余次与行政部门沟通后,他们推动解决了临顿河附近企业违法排放泥浆问题。

这次的成功经验给了吉亚辉极大的正反馈,但他也在思考:用“铁脚板”发现线索虽有效,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偶然性,如何才能提高线索发现效率?吉亚辉心里种下一颗用技术赋能“铁脚板”的种子。

2022年,数字检察蓬勃发展。此时已经成为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人的吉亚辉看到了这片蓝海:“可以将大数据运用在线索挖掘过程中,解决线索发掘难、数据不通畅的问题。”

说干就干。吉亚辉立即联系苏州市文保所,与该部门在大数据监测、检测报告结果定期通报等方面共享合作,搭建起苏州市首个文物和文化遗产数据平台。2022年6月,平台对接“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文物安全数智预警平台”数据资源,实现对辖区内文物线索的整合汇总及实时反馈,该院公益诉讼调查指挥中心的雏形由此诞生。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吉亚辉先后前往姑苏区住建、应急管理等8个行政部门,推动其与检察机关达成合作意向,从而将线索进一步拓展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10余个领域。“目前,线索来源渠道已整合了苏州文物信息库等5个政务平台、3个社媒平台及3个购物平台,日均采集超1000条公益诉讼相关信息。”吉亚辉指着屏幕上的公益诉讼数据库平台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初,随着AI技术的突破,吉亚辉又将目光投向了智能办案。他主导开发的公益诉讼线索智能研判系统,在该院今年办理的非堂食外卖食品案中大显身手:系统自动抓取线索20余条,立案后仅用3天即排查餐饮商户35家,锁定12家高风险餐饮商户开展公益诉讼快检。“过去需要半个月的工作,现在3天就能完成。”办理该案的检察官陈梦君感叹不已。

“技术赋能不是替代,而是让法律监督更精准高效。”吉亚辉表示,下一步将利用AI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常态化监督。从自行车到大数据,从人工排查到AI研判,这名爱“整活”的检察官正在用行动书写公益诉讼检察的新篇章。

 
 本院动态  
·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一名同志荣...
·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2025年第三...
·市检察院开展全市检察机关政府...
·联训淬火练精兵 考核验收促提升
·集思广益“把脉会诊” 聚力打磨...
·守牢“安全线” 严把“节前关”...
·守护质量安全 筑牢民生防线 巴...
·北疆蒙芽·鸿雁未检丨检察长讲...
 检务公开  
·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社会主义...
·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2025年第三...
·涉嫌受贿!杨易等4名干部被决定...
·李键等5人被决定逮捕
·两部门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
·最高检发布6件检察技术支持公益...
·内蒙古1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最高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司...
专题专栏
接受监督
 检察实务  
·知识产权宣传周丨巴彦淖尔市人...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举办深入贯彻...
·联动“益路行”,共筑食药安全...
·研判分析明思路 强化督导抓落实...
·锚定目标谋新篇 凝心聚力提质效...
·强认识 抓落实 促提升——巴彦...
·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 强...
·晾晒比拼述成绩 互学互鉴共提升...
 友情链接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大道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015000 服务电话:12309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