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全面深化网信领域改革、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迎来重大修订的关键之年,也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二年。
9月16日,正值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市第一中学法治副校长撖莉以“以法为灯,照亮少年的‘数字星河”为主题,为该校近400名学生讲授法治课,并与学生们开展互动交流。市区两级教育局、保密局、网信办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授课中,撖莉检察长以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离不开网络为切口,指出“网络应用犹如一把‘双刃剑’,让学生们认识到在能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享受便捷获取海量丰富知识讯息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诈骗、隔空猥亵、网络游戏沉迷、网络欺凌等多种风险”。希望学生们要秉持“守正”之心,拒绝网络沉迷、明辨网络信息,远离网络暴力、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多方协同,共同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助力青少年参与网络强国建设。

普法互动环节,针对学生们关注的网络安全热点问题,“鸿雁未检”宣讲团成员结合网络诈骗、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的三起真实案例,用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释法说理,提醒同学们提高网络素养、警惕网络风险。同时,检察官向师生们发放网络安全普法宣传资料,让法律知识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活动中,学生们踊跃提问,检察人员围绕网络自我保护、网络沉迷治理等方面作出解答,并引导同学们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心中有法、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法治思维,既要做网络空间的使用者,更要做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此次活动是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落实“法治副校长”履职、深化检校协同育人的一次实践。下一步,市检察院将持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让“检察蓝”常伴校园,当好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法治“引路人”,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