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正值小暑。河套地区绿荫如盖,果实初成,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一行四人组成调研组赴巴彦淖尔市,对检察机关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开展调研。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以“提质增效、培优做强”为目标,抓班子带队伍提质效,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等模范典型。李永君对此充分肯定,他对巴彦淖尔市检察院班子成员说,队伍和业务互为支撑、相互促进,队伍强,业务自然好;业务好,队伍会更强。只有一手抓业务,一手抓队伍,才能既出业绩,又出干部。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我们必须要抓好的重点任务,要把学查改要求落实到队伍和业务建设全过程各方面,锤炼过硬作风,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促进全体检察人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全市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乌拉特后旗检察院仅有政法专项编30个,是名副其实的小院,却有着一支能办大案,能打硬仗的优秀办案团队,李永君一直牵挂于心。他在和大家座谈时指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大案要案既能检阅力量、考验智慧,也能丰富阅历、锻炼本领。对办案同志来说,参与大要案办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是值得骄傲的资本。要发扬好办案团队建设的经验做法,把大要案作为练兵的“磨刀石”、成长的“垫脚石”,不怯大仗、不畏大案,在攻坚克难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提高能力。他鼓励大家,要立足小院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领会好“一取消三不再”的深刻用意,把精力用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上,防止“萝卜快了不洗泥”、盲目攀比数量,确保办一个成一个,把每个案件都办成精品。

杭锦后旗检察院以“三为”理念为引领、“六力”提升为支撑、“五红”阵地为基础的“365党建工作品牌”别具特色。李永君实地查看后说道,杭锦后旗检察院对检察工作的思考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能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零散的工作规律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体现着追求卓越、不甘落后的精气神,洋溢着奋勇争先、勇立潮头的正能量。要坚持好、运用好这些工作方法,抓好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好文化育检、党建强检的重要作用。

雨中的狼山巍然耸立,古长城蜿蜒盘桓在崇山峻岭之间,高阙塞、鸡鹿塞静静矗立,斑驳的岩画镌刻着千年的往事,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李永君凝望着古迹,嘱咐检察人员:河套长城和阴山岩画是我国北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我们要落实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主动作为、多方联动,形成“检察监督+行政履职”合力,共同构筑文物保护的司法屏障。要树立系统观念,注重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从单一文物保护向同类文物或文物集合的整体保护转变。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体现出“当诉则诉”的监督刚性,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乌梁素海流域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既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农业用水区,也是最大的自然净化区,其水质直接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水生态安全。李永君来到乌梁素海岸边,实地查看流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情况。听取乌拉特前旗检察院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工作汇报后,他指出,经过近几年的接续努力,乌梁素海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仍要关注。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巩固工作态势,统筹发挥检察职能,强化同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同向发力、标本兼治,持续推动解决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散排企业点源污染和芦苇收割内源污染等问题,让乌梁素海的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


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光伏+生态治理项目、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示范点,深入巴彦淖尔监狱及驻监检察室调研指导,并到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旭一乳业有限公司,走访全国人大代表张继新,征求对检察机关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