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公布2025年度经济犯罪检察条线典型案例评选结果。经严格审核和综合考量,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报送的两起案例凭借扎实的办案质效、较强的示范意义脱颖而出,分别入选“涉网络犯罪典型案例”与“涉食品药品犯罪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我市检察机关在打击新型犯罪、守护民生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
入选“涉网络犯罪典型案例”:乌拉特前旗检察院办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及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成为网络犯罪的重要“靶点”,关乎群众财产安全与信息权益。乌拉特前旗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犯罪团伙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贩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不仅滋生电信网络诈骗等关联犯罪,更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坚持“刑事打击+公益保护”双轮驱动,一方面严格审查证据,精准适用法律,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形成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有力震慑;另一方面,针对案件暴露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漏洞,依法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督促相关主体履行监管责任,推动源头治理。该案既体现了检察机关打击网络黑灰产业链的坚定决心,也为同类案件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及公益保护提供了清晰指引,实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社会效果。
入选“涉食品药品犯罪典型案例”:杭锦后旗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杭锦后旗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检察机关秉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全面梳理案件事实,精准界定犯罪性质,依法对涉案单位和个人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注重延伸检察职能,结合案件办理排查销售领域监管漏洞,推动相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该案的办理,既彰显了检察机关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鲜明态度,也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规范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让司法温度直达民生一线。
下一步,巴彦淖尔市检察机关将以此次典型案例入选为契机,秉持司法为民初心,不断提升办案专业化水平,以更有力度的检察打击、更有温度的司法举措、更有深度的源头治理,持续讲好巴彦淖尔法治故事,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守护民生安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