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 页    机构设置    检察动态    检务公开    队伍建设    图片新闻    检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吉林“老派”秧歌传承人守护黑土地文艺基因
时间:2024-07-1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雨后的下午,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高宏吉又钻研起东北“老秧歌”。他抓起手绢,肢体随着唱出的调子扭动。他的动作缓慢却有力,每个动作都踩在节拍上。

“秧歌是扭出来的,也是唱出来的。”为了追溯东北“老秧歌”的文化根脉,高宏吉在东北地区的多个县城、乡镇进行过实地调查,希望挖掘、保护好黑土地上的文艺基因。

48岁的高宏吉是东北秧歌唱大板的市级非遗技艺传承人。他解释说,和大板这一道具有关的唱腔、表演形式,曾是东北秧歌的重要元素。大板具有纯打节奏的功能,还被用作说口的伴奏,可以在没有音乐、唱词的情况下单独出现在舞台上。

在东北地区缺少大鼓、唢呐等乐器的年代,唱大板就成了掌控秧歌队节奏的“灵魂”,且一代一代传承了下去。高宏吉将如今的东北秧歌比喻为“新派秧歌”,融合了舞蹈、健身操、流行音乐等元素,唱大板正退出秧歌舞台。“我的工作是把门老手艺留住。”

高宏吉负责非遗体验馆的日常管理工作,很多东北秧歌爱好者、游客和他学习过技法和知识。体验馆里,随着几位秧歌爱好者的到来,他清唱了一段大板,唱腔婉转低沉,赢得阵阵掌声。

有些观众是附近秧歌队的主力成员,他们和高宏吉颇为熟悉。吉林市城区活跃着数十支秧歌队,高宏吉常加入其中。来兴致时,他还会“抢”去鼓手的位置,用鼓点指挥队伍。

“高老师为秧歌付出了很多心血。”庄旭是当地一支大型秧歌队的负责人,他常邀请高宏吉参加队里的活动。高宏吉赴辽宁、黑龙江等地的乡下做过调查后,也会和他谈一谈与吉林地区秧歌的差别。

让两人高兴的是,东北秧歌现在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Z世代”、中年人不断加入秧歌队伍,年轻人熟稔网络,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这种艺术不断“出圈”。

近些年,随着传统文艺的发展和复兴,高宏吉频繁接到邀请,有机会与业界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我的责任是挖掘保护好东北秧歌的历史。”高宏吉说。


 
 本院动态  
·北疆蒙芽·鸿雁未检丨巴彦淖尔...
·赛场鏖战,锤炼精兵!巴彦淖尔...
·全区质量和知识产权工作督查组...
·时过半程 调度攻坚——全市检察...
·以法为盾 织密群众安全网 市检...
·仲夏走河套——自治区检察院调...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成功举办全市...
·国际禁毒日丨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检务公开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工会”工...
·自治区检察院发布《行政检察工...
·深入帮扶点听民意解民忧 推进...
·“两高一部”发布依法惩治帮助...
·张强等4名干部被公诉
·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丨加强刑罚执...
·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大修”,...
·微普法丨一图看懂“三个规定”
专题专栏
接受监督
 检察实务  
·知识产权宣传周丨巴彦淖尔市人...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举办深入贯彻...
·联动“益路行”,共筑食药安全...
·研判分析明思路 强化督导抓落实...
·锚定目标谋新篇 凝心聚力提质效...
·强认识 抓落实 促提升——巴彦...
·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 强...
·晾晒比拼述成绩 互学互鉴共提升...
 友情链接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大道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015000 服务电话:12309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