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主 页    机构设置    检察动态    检务公开    队伍建设    图片新闻    检察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杜志榜——非遗传承人47年如一日 用心用情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时间:2023-12-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人物故事:

杜志榜,男,195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广阳镇民间故事传承人。耳濡目染,杜志榜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对讲故事情有独钟;孜孜不倦,他退伍后47年如一日,始终寄情于广阳民间文化的发展。收集、采录民间故事4800余则、歌谣800余首、谚语2000余条,灌录磁带200余盒,推动广阳镇民间故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代代相传,他举办广阳镇民间故事培训班,培育出近百人的民间故事讲述群体,学徒达千余人。杜志榜曾荣获“重庆好人”等荣誉。

于田间瓦舍 他将广阳故事生动演绎

“我一定要把广阳的故事讲好”——这是杜志榜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杜志榜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幼时家人围坐在一起,由长辈讲述各种民间故事的场景,烙印成他回忆里的温情记忆,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总是让他如痴如醉;后来参军到了部队,接触到来自天南地北的战士们,他越发领略到各地民间故事的魅力。1976年,杜志榜退伍后定居广阳镇,他就被广阳丰富又多元的民间文化深深吸引。“广阳毗邻长江,广阳人自古以来傍青山宿营,以舟楫为伴,依江水而眠。来往船只于此停泊,江水流淌亘古不变,留下了无数故事”,而他想把这里的故事讲好,还要讲给更多人听。

讲故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讲故事最大的挑战就是,这些故事很多人差不多都听说过了,你要想办法讲得不一样,讲得更精彩,还要有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听你讲故事”。

为了更好地讲述广阳故事,吸引更多人了解广阳文化,杜志榜始终注重吸收关于民间文艺的内容和讲述技巧,致力于丰富广阳故事。他在茶坊、酒舍、田间、院坝,在和人们最近的地方讲故事,他观察着每一次抑扬顿挫时观众的反应,也倾听着每一次讲故事后观众的意见,他孜孜不倦地向其他表演者学习、取长补短。后来,扇子、木板都成为了杜志榜讲述广阳故事的“帮手”,丰富的肢体语言是他感染群众的“拿手好戏”,节奏鲜明的快板也是他传播故事的“最佳拍档”。

于艺海撷珍 他让广阳故事走出深山

“这么多精彩的故事,要是一直埋藏在山里,真的太可惜了”杜志榜说。杜志榜退伍后在广阳从事治安联防工作,随着专案组走村入户办案子时,他总能听到当地农民摆谈稀奇古怪的故事。

时值国家要求“县县有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杜志榜主动争取,经乡里推荐并通过县里考核,顺利成为当时广阳乡文化站的一员。此后,他便开始思考,如何让广阳的故事不仅在广阳流传,更要走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广阳故事。

恰逢1987年国家对民间文化的抢救性挖掘形成高潮,杜志榜便利用“广阳乡文化茶园”收集故事线索,后去乡下寻访到一二十个“故事篓子”,并用县里提供的录音机录下了大量广阳故事。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仍有浩瀚的故事内容还散落乡间,等待挖掘。此事恰好被西南师范大学(现为西南大学)的彭维金教授得知,安排了学生帮忙采集故事,杜志榜将学生三两成组,带上简易录音机分赴各大队。他和学生们白天帮着干农活,在田间地头采录故事,夜里就寄宿在农家。“10天,近3000则故事、200首歌谣、2000余条谚语,将仅有的200盘磁带全部录完了。”

47年间,杜志榜的双脚踏遍了广阳的每一块土地,明月山间、大佛寺旁、穿山堰边,他从一个个广阳人中收集、采录民间故事4800余则,歌谣800首,谚语2000条,并拾掇成串,整理成册,自拟故事目录近千则,已采录500余则,出刊“人文山水魅力广阳”画册2套,“广阳民间故事”8辑。

经过杜志榜的不懈努力,2011年,广阳镇民间故事被列入了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杜志榜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于台前讲堂 他使广阳故事“薪火相传”

“光有我一个人肯定不得行,要大家一起来讲故事,我们的广阳故事,才能真正一直地传承下去。”杜志榜不仅自己讲故事,也“拉”着别人一起讲故事。

每周星期二下午,杜志榜就在广阳镇上的东港学校向孩子们传授讲述故事的技巧,以及故事里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这里,热爱广阳镇民间故事的数十名孩子被分成大、小两班,接受杜志榜和另一位讲述者的民间故事培训。

“他就施法,把那个人变成一条黄鳝。所以,黄鳝就是这么来的。”在杜志榜的微笑注视下,一位胖墩墩的可爱男孩走上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故事《黄鳝的来历》。男孩不到10岁,但已经学习讲述民间故事5年之久,举手投足间俨然有范儿。紧接着上台的小女孩,接受培训仅1年,但也落落大方,不见怯场。

其实自2009年来,以杜志榜为代表的广阳故事大王宣讲团成立,便一直致力于传承广阳故事。在广阳镇民间故事传承基地建立后,杜志榜便坚持每月三次到基地开展定点宣讲并深入田间、广场进行流动宣讲。宣讲团成员从1人发展到50余人,累计开展宣讲600余次,听众达10余万人次。杜志榜还举办广阳镇民间故事培训班和讲座近百余场,学徒达千余人,新鲜血液的持续不断注入,让广阳镇民间故事讲述代代接续传承。(责任编辑:高晟寒 蒋雨欣)

 
 本院动态  
·北疆蒙芽·鸿雁未检丨巴彦淖尔...
·赛场鏖战,锤炼精兵!巴彦淖尔...
·全区质量和知识产权工作督查组...
·时过半程 调度攻坚——全市检察...
·以法为盾 织密群众安全网 市检...
·仲夏走河套——自治区检察院调...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成功举办全市...
·国际禁毒日丨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检务公开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工会”工...
·自治区检察院发布《行政检察工...
·深入帮扶点听民意解民忧 推进...
·“两高一部”发布依法惩治帮助...
·张强等4名干部被公诉
·新时代检察宣传周丨加强刑罚执...
·治安管理处罚法首次“大修”,...
·微普法丨一图看懂“三个规定”
专题专栏
接受监督
 检察实务  
·知识产权宣传周丨巴彦淖尔市人...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举办深入贯彻...
·联动“益路行”,共筑食药安全...
·研判分析明思路 强化督导抓落实...
·锚定目标谋新篇 凝心聚力提质效...
·强认识 抓落实 促提升——巴彦...
·市检察院召开党组(扩大)会 强...
·晾晒比拼述成绩 互学互鉴共提升...
 友情链接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大道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015000 服务电话:12309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