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实务
界定“亲友”是否特定须主客观相一致
时间:2019-01-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非法集资案件因涉案金额较大、人员庞杂,在实践中较难认定。对于集资行为人向亲友吸收资金的出罪情形,应从三方面严格界定“亲友”。

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系出罪条款,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根据最高法《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1条第1款规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应同时具备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及公众性四要件。第2款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从目的解释来讲,第2款为出罪条款,符合该条款要件的就不能认定犯罪。

需注意的是,认定在亲友间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有严格适用条件,亲友不能一概等同于特定对象。第2款的适用有三个限制条件,即不具有社会公众性、非公开、对象特定。2014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对“向社会公开宣传”的界定条件,即“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对于不特定对象的理解要把握三个特征,即人员分散、范围广泛、不易控制。向亲友吸收资金之所以不认定为非法集资,是因为没有向社会公开宣传、没有针对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对于实践中对亲友吸收资金的行为,还要关注公开性及公众性这两个特征。只有未公开宣传且针对亲友中的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方可出罪。

认定亲友是否属于特定对象应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对于“亲友”的认定,关键要看对象是否特定。在办案实践中,涉及向亲友吸收资金难以界定的情形有三种:一是面向小部分亲友吸收资金,没有故意或放任人员范围扩大;二是通过亲友口口相传的方式,向亲友的亲友、熟人、朋友等其他人员吸收资金;或者向亲友吸收资金的同时,行为人明知该亲友向其亲友、熟人、朋友等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三是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同时,也向亲友吸收资金。第一种情形可认定为向亲友中的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不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两种情形中行为人具备对社会上不特定对象非法集资的概括故意,应当认定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资金。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司化多层级人员吸收资金的案件中,如果低层业务人员没有公开宣传,仅仅面向亲友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是其上级人员有向社会公开宣传并对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对低层业务人员不应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其面向亲友吸收的资金应当计算在上级人员所吸收的数额之中。

对于“向亲友吸收资金的数额”能否从犯罪数额中扣除需作个案分析。该种情况常见于行为人已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吸收资金的对象中存在亲友的情形。于此情形下,被告人往往依据《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主张向亲友吸收的资金数额不应计入非法吸存的资金中。笔者认为,对涉及向亲友吸收资金案件,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行为开始的时间为界限。若向亲友吸收资金行为发生在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前,如该行为不属于犯罪,则数额不予计算;若向亲友吸收资金的行为发生在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的同时或之后,此时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已经实施,亲友混同于社会公众,其吸收的资金应否计入非法吸存的资金中,应依据该行为是否属于出罪情形而定。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

 
 本院动态  
·巴彦淖尔市检察院召开“检察护...
·再部署再发力 推动数字检察与业...
·共赴“检校之约”:巴彦淖尔市...
·明方向 定任务 开新局 全市检察...
·交流互鉴 携手共进——锡林郭勒...
·优化完善检察业务质效计分规则...
·节后上班第一天 精神饱满开新篇
·严防“节日病”,敲响廉洁文明...
 检务公开  
·内蒙古2人被查
·贵州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
·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拟递补聘...
·涉嫌受贿!5名干部被决定逮捕
·内蒙古3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刘连...
·内蒙古一公职人员被“双开”
·【财务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公...
专题专栏
接受监督
 检察实务  
·创新简单刑案办理机制?提升轻...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大家...
·撰写案件审查报告重在“层层递进”
·自首情节是否属实要用好“五查”
·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风险隐...
·用好内部数据 开拓数字检察“蓝...
·“三位一体”推动文物和文化遗...
·从四个维度推深做实长江生态检...
 友情链接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大道巴彦淖尔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015000 服务电话:12309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